2021年09月16日/ 浏览 183
2021年上半年的最后48小时,叮咚买菜、奈雪的茶登陆资本市场。相较于这些公司的“小而美”,国内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终于在6月30日晚间登陆美股。
滴滴股票代码为“DIDI”,IPO发行价定为14美元/ADS,预计将发行2.88亿股ADS,募资40.3亿美元。富时罗素此前发布报告称,如果滴滴美股ADS首日上市收盘满足相关门槛,将有望被快速纳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系列。九岁的滴滴也将开始新的征程。
种豆得瓜:
出租车融合仍是滴滴的社会重担
出行市场的互联网化改造始于出租车。2012年,程维刚创立滴滴出行时,就从出租车业务入手。当时的滴滴推出线上预约出租车服务,用互联网的手段来帮助乘客和出租车司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九年之后,程维在滴滴招股书中如此回忆,“2012年北京的那个冬夜,下着鹅毛大雪,我的外套根本挡不住寒风。我和好多人一起站在长长的队伍里等出租车,浑身冻透,瑟瑟发抖,大家都越来越焦虑。”
一次司空见惯的出行经历萌生了一个出行巨头。不过,滴滴是“种豆得瓜”,从最初网约出租车起家,不断丰富网约车服务品类,推出快车、优享、专车、豪华车;为覆盖更多消费人群,上线青菜拼车、花小猪、租车等业务。完善长短途出行,滴滴布局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公交等类别。
同时,滴滴出行不断拓展业务广度,入局代驾、跑腿、货运等领域;完善出行生态,挖掘汽车服务潜力,试水加油、充电、养车、金融、保险等领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滴滴进军社区团购、外卖、智能汽车制造等行业。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全球15个国家400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平台全球年活跃用户达到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滴滴全球平均日交易量为4100万单,全平台总交易额为3410亿元人民币。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3年为司机创造6000亿元收入。
虽然已是国内最大出行平台,但出租车融合问题依旧考验着滴滴的智慧。中国出租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初期阶段,一小部分的出租车订单来自线上或通过数字工具得以实现。根据2019年交通部的数据,全国平均每天出租车服务1.1亿人次,按照平均每车1.8人计算,每天产生的订单在4500万至5000万单左右,出租车线上化率不足10%,线下扬招依然是乘客主要的打车方式。
在2018年之前,滴滴出行、嘀嗒出行、首汽约车等平台主要是为出租车司机引流,通过抢单、派单模式增加网约订单。2018年后,各平台开始分化,嘀嗒出行在西安、曹操出行在汕头等地开始更深度的融合改革。到了2020年,嘀嗒出行、滴滴出行、首汽约车、高德打车、T3出行,以及曹操出行等平台,不断加码出租车融合的赛道。
滴滴重新审视出租车业务。2020年9月,滴滴出行宣布旗下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今年3月,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成立“出网生态发展部”。出行行业是半社会化的行业,滴滴作为出行行业龙头企业,融合出租车是其无法推却的社会重担。
安全第一:
顺风车安全事件令滴滴快速成长
2018年以前的滴滴春风满面。经过网约车大战,滴滴2015年2月与快的合并、2016年6月与优步中国合并,成为国内头部出行平台。那时的滴滴顺风顺水,是阿里与腾讯共同扶持下的企业,成为资本追逐的宠儿。
此后,滴滴开始将目光投向全球。2017年之前,滴滴先后投资了全球七大移动出行平台,巴西的99,印度的Ola,南非、欧洲的Taxify,中东的Careem和东南亚的Grab,以及美国的Uber和Lyft。滴滴一度以超过500亿美元的估值与全球估值最高的Uber不相上下。
技术出海,惠泽全球,应该是许多雄心壮志企业家的梦想。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曾表示,“原来理念里面,我们用科技的力量,找来了国内外最好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帮我们解决难题,我们觉得找到了方案。”
但2018年两起顺风车安全事件给了滴滴出行当头棒喝,高速发展的滴滴按下暂停键。柳青曾回忆称,“经历了2018年,认知有一个非常大的颠覆,也给滴滴人非常大的冲击,遭受了非常多舆论的批评,或者说给了很多的反馈,大家心里沉重。过程中,大家发现原来出行行业可能跟别的行业有点不一样。”
此后,滴滴喊出了“All in 安全”的口号,全面进行安全整改。大幅增加客服人员,加大安全技术投入,KPI考核不再唯增长。当时有滴滴员工介绍,“滴滴公司架构进行了调整,最重要的是明确了权、责、利。此前如果公司出现安全问题,公司安全部门要承担责任。目前,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就是安全1号位,也要承担责任。所有部门的GM都是安全1号位,如果出了问题,首先追责GM。”
从那以后,滴滴成长了、开放了,逐渐学会沟通。对于外界关心的平台抽成问题,今年以来,滴滴也多次解释。滴滴数据显示,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在过去的九年里,我们经历了许多起起落落。我们应对了激烈的竞争、经历了严重的安全挑战和长时间的疫情影响。但通过这些挑战,我们一起学习和成长,建立了一个聪慧、有韧性、多元和真诚的团队。最重要的是,这支团队坚定地投身于实现未来出行的愿景。我们的努力让出行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这坚定的信念不断鼓舞着我们。”程维、柳青在招股书中提到。
再次起航:
业务发展是重中之重
2020年起,滴滴开始逐步恢复发展业务,不断丰富出行产品,加码两轮出行,推出花小猪,升级青菜拼车、快的新出租。此外,滴滴入局跑腿、货运、社区团购等行业。滴滴2018年-2020年的总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和1417亿元;今年一季度的营收为422亿元。
出行行业整体是烧钱赛道,高营收并不代表高利润。招股书显示,滴滴自成立以来在每个财政年度都产生了净亏损。滴滴在2018年-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今年一季度,滴滴的净利润为55亿元。
滴滴今年一季度盈利主要来源于拆分子公司的股权收益。招股书显示,投资收益净额从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亏损5亿元改善至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124亿元,主要是由于拆分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从中确认了91亿元收益。
互联网分析师林才涛认为,滴滴虽然错过了2018年出行行业顶峰时期,并且当下业务还承受疫情余波、政策监管等多方面压力,但其仍保持遥遥领先的市场份额,现在是其上市的一个好时点。滴滴估值主要以移动出行的想象力判断,分拆亏损的业务,会让上市财报更好看。
随着阿里、美团等企业面临反垄断调查,外界对于滴滴的发展也十分关注。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近年来,滴滴不断加速合规化进程,政策风险不再是滴滴主要影响因素。
各业务的发展才是滴滴更需要关心的话题,丁道师提到,“自动驾驶是一个很大的产业,目前看来,滴滴自动驾驶业务落后于百度,如果能做好,估值无限可能。此外,社区团购橙心优选已经分拆,但供应链、履约能力仍需要加强。”
此外,聚合打车平台出现也将是搅动一池春水不可忽视的力量。近期以来,不少用户反映,高峰时期,高德平台的叫车的应答率与等候时间优于滴滴平台。而高德打车正是目前规模比较大的聚合打车平台。
此前,虽然全国获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的平台公司超200家,但由于大部分是区域性中小企业,独自引流和研发投入的成本很高,所以实际运营的公司并不多。
2018年后,美团、高德等平台推出“聚合打车”模式,也为这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机会。此时,出行SaaS平台白龙马公司应运而生,基于钉钉帮助与高德、同程等聚合打车平台上的出行公司日常沟通、协作,链接提供流量的聚合打车平台和提供运力的中小型网约车公司。
近日,白龙马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之前中小型网约车平台要自己投入至少500万的资金去搭建产品及团队,前期投入成本及后期维护成本非常大,聚合出行模式出现后,流量与产品研发服务就不需要烦恼了,公司安心经营业务即可。”小公司聚拢无疑是行业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徐超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