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联合信通院发布首份《北京数字经济研究报告》

2021年08月30日/ 浏览 193

北京市数字经济规模正步入快速增长通道,实现量质齐升发展。

 

8月6日,2021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上,新京报贝壳财经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下称:信通院发布《北京数字经济研究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透视数字经济时代北京的趋势与机遇。

 

《报告》显示,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位列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北京市数字经济三次产业加速渗透。202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43.4%,第二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22.1%,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5.8%,除农业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经济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力争引领和赋能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根据《报告》,北京市数字经济政策数量迅速增长,高度关注数字产业发展,紧抓新能源、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发展机遇。2017年,北京市政府共出台2个数字经济相关政策,2018年累计出台9个,2019年累计出台19个,2020年出现井喷态势,累计出台58个数字经济相关政策。

 

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居全国首位

市值前30互联网公司11家在京


《报告》显示,从规模看,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0万亿元,位列全国第6,高于同期GDP排名7个名次。从占比看,北京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55.9%,位列全国第一,超过广东(47.2%)、上海(55.1%)。

从增速看,2020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速高达9.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7.1个点高于上海8.6%、广东7.0%等经济发达省市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数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北京市数字产业化规模为6808亿元,占GDP比重由2008年的11.5%提升至2020年的18.9%。

 

而产业数字化成为拉动北京数字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规模达到13371亿元,占GDP比重由2008年的8.9%提升至2020年的37.0%。

 

实际上,北京市具备多项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报告》称,北京市研发投入位列全国第一,高端研发资源、学术科研环境、创新企业表现突出。北京作为全球十大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万家,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占全国一半、居世界城市首位。2019年北京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分别累计增长56.9%和58.5%。2019年北京拥有人工智能企业486家,占全国39%,并且超过了美国硅谷。

 

在这种环境下,北京的数字产业化创新活跃,也成为全国高端数字产业的制高地之一。北京互联网产业综合实力强劲,我国市值前30的互联网企业中有11家位于北京,包括美团、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拥有部分领军企业,京东方、联想、小米、中芯国际等企业领先全国。


电信业稳步发展,五大电信运营商总部均设在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先全国,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3万亿元,占全国的23.0%,全行业实现增加值4783.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3.5%。 

 

此外,北京市产业数字化赋能引领,具有工业互联网高端能力优势、现代服务业先行优势和现代化农业创新优势,是全国产业数字化的方案输出地之一;举例来说,北京工业互联网取得创新突破,设有国家顶级节点,接入17个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22.7亿,全国第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率超过40%,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用户超20万。北京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子化交易,全国农业电商企业前20位中,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网等10家公司总部位于北京,2019年北京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61.6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互联网+农业生产”持续推进,2019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150个“互联网+农技推广的云平台”项目中,北京有35个,占比超过20%。

 

北京市共划分5.7万个管理网格,覆盖16个区、330个街道(乡镇)、6232个社区,重点监管7大类101小类共607万余个城市部件。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北京微医全科诊所已连接了7800多家医院,27万余名注册医生,累计注册用户2.2亿,拥有27家互联网医院,其中17家可以通过医保直接结算,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 通过城市管理智能化、市场监管智慧化、智慧交通一体化、城市规划可持续,北京在数字化治理方面效能倍增,助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数据标注、数据确权、数据交易、数据开放和数据专区方面,北京市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现有的数据标注头部企业有75%总部设在北京,主导了数据标注产业的发展,成为行业增长极,通过技术和业务联系,数据标注产业形成了T字市场结构,产生了三个增长带:环京产业群、环长三角产业群、环成渝产业群。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总数已达到9214个数据集、共计55.3亿条数据记录。目前,北京市开放公共数据总量及无条件开放公共数据集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多维度极核发展,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几个方面,探索形成具有首都特点的新发展格局。

 

在数字产业化上,北京聚焦5G、新基建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持续优化信息产业等优势领域,强化数字产业化领先优势。目前,北京已经开通5G基站5.64万个,提前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的5G网络覆盖。同时区块链创新发展也在加速推进,北京在区块链发展上具有先发优势,拥有区块链企业189家,未来区块链将是北京的重点培育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为了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一目标,北京将从多个维度构筑数字经济极核发展模式,会议上,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胡燕妮从政策极核、创新极核、区位极核、要素极核、治理极核五个方面介绍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模式”。

 

创新极核方面,北京聚焦技术、体制、人才、生态的创新,强化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核心地位。另外,北京要依托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区位优势,做好生产要素、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协同。

 

在城市治理上,北京市要用数字化赋能城市建设,不断加深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打造精准化城市管理。 

 

技术能力有待提升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环节

 

北京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在飞速发展变化的环境下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北京数字经济在“创新端”和“基础端”比较薄弱,尤其在关键器件上“卡脖子”问题突出。

 

此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度广度有待拓展。数字技术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只有让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更深度的融合,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才能真正释放数字经济的潜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数字要素的价值也有待进一步释放,目前北京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数据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瓶颈和制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数字技术热点人才需求从“量”向“质”转变,北京同样存在数字经济的高层次人才支撑不足问题,需要更能适应深度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领军型人才。 

 

《报告》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要筑牢“新基建”数字底座,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数字化产业方面,要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环节,壮大通信技术产业,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包括5G/6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要以制造业、服务业作为数字化转型重点,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数字技术走入乡村,加快数字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

 

此外,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北京要加快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逐步完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促进数字经济消费融合应用发展。同时以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为切入点,深化智慧城市效能升级。还要注意推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让数据可以安全有序的流动。

 

新京报贝壳财经 记者 孙文轩 宋美璐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