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7日/ 浏览 242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陈维城)9月7日,在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利用大数据、大网络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如建立速报碳排放系统、自愿性的个人碳收支体系等。
王金南表示,利用大数据、大网络可以为我们碳达峰、碳中和做五个方面的事情。第一,建立符合MRV要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从2005年开始做全国一公里网格,在这网格上加14个图层的数据,把每一吨的二氧化碳从网上找到管理起来,这是第一个应用的场景。
“第二个应用场景是城市碳中和大脑问题。全中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碳排放重点抓起来,城市碳生产包括哪些,从小脑慢慢地变成大脑。”王金南表示,第三个应用场景是支撑当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王金南表示,第四个应用场景,如何把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建立起来,因为最后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是要控制总量,有国家层面总量问题、地方层面的总量控制、重点行业的总量控制,利用大数据、大网络建立一个速报碳排放系统。
“最后一个应用场景,用大数据支撑公众参与碳中和进程,建立一个自愿性的个人碳收支体系,把每一个人的,出行用电、用气等等生活的碳足迹、碳排放算出来,加起来,做一些交易,以做一些碳慈善的事业。”王金南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席莉莉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