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6日/ 浏览 233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出行大势所趋。今年以来,各地设置的电动自行车(电单车)新国标过渡期陆续届满,家用电单车换车需求大增,让雅迪、爱玛等电单车企业营收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电单车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充电安全备受关注。据了解,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相关的国家标准正在研制,相关部门将不断完善电动自行车充电标准体系。
标准化也推动产业发展,美团、青桔、哈啰等企业也布局共享换电、共享电单车等新业态;家用电单车智能化也在升级加速。业内专家认为,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可以降维应用到电动自行车领域,行业机会与挑战并存,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轻量化”方向或助推电动自行车发展
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讲话提到,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
“轻量化交通装备”的提法引发关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轻量化交通装备”内容非常丰富。我国需要认识到全球两轮车分类,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助力自行车。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国外两轮车发展经验也值得借鉴。我国两轮车制造行业,要用科学来推动绿色交通工具的发展。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刘岱宗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轻量化更广泛理解为自行车,但也没有排除电动自行车,如今全球范围都在讨论电动自行车相关话题,电动自行车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推动汽车电动化就是因为环境与气候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汽车电动化所带来的正面优势,电动自行车都具备;而且电动自行车相比电动汽车更轻便,能节约更多道路空间。
长期以来,我国是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国。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2020年底披露的数据,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我国电单车的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
今年上半年,电单车行业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带动高速增长。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1620.2万辆,同比增长33.6%。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520.8亿元,同比增长34.2%;实现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9.3%。
行业龙头雅迪控股2021年上半年营收123.75亿元,同比增加63.9%;股东应占利润5.89亿元,同比增加49.2%。上半年刚上市的爱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3.12亿元,同比增长24.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减少6.34%。行业新秀小牛电动总营收14.92亿元,同比增长69.97%;净利润8646.13万元,同比增长183.94%。
中国自行车协会认为,当前,行业内销、出口均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尤其是骨干企业订单已经排至年底,个别外贸企业已接到明年一季度的出口订单。预计到年底,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左右,利润有较大幅度增长。
标准化让充换电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伴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大量超标车违规上路、超速、超载、违反交规等乱象屡禁不止。此外,因为充电不当频频引发火灾,对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威胁。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的火灾,其中80%为充电时引发。
为了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行驶和防火阻燃性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从2019年4月开始实施。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防篡改、防火、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提出要求。
10月21日,在第一届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二级调研员项方怀表示,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安全、可靠、绿色、便捷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期,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频繁引发充电着火和爆燃事故,严重损害了人民生命和财产,也为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此前电动自行车产品形态各异,充电非统一标准也制约着行业发展。项方怀提到,加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技术研究和标准研制,提升充电安全性、兼容性和规范性是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目前,集中充电国家标准研制取得了积极进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2019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后,共享充换电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当时,易马达e换电、易骑换电先后获得投资。哈啰出行、蚂蚁金服、宁德时代组建合资公司,铺设两轮基础能源网络。
充换电服务在B端不断探索。疫情之下,同城生鲜餐饮配送、同城到家服务等新业态和商业模式被激发。此前,易马达创始人兼CEO黄嘉曦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介绍,公司与美团、顺丰等企业都有公司层面的合作,平台之外的众包业务、骑手业务占比也较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会长王志轩表示,随着国家出台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倡导集中充电,保障充电安全,集中充电设施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已达400万台,为超过1亿辆电动自行车提供充换电服务。下一步,随着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将逐渐地替代原有市场,国家加大治理自行车安全充电的力度,集中充电设施将迎来产业的爆发。
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可降维应用到电动自行车领域
“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也能提升电池安全水平。目前看,在城市绿色出行领域,两轮车制造行业的发展落后于我国人民的需求。城市交通设施进步快,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快,制造能力并没有跟上,这些矛盾会在未来展现。”杨新苗表示。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逐渐向电动自行车行业延伸。小米生态链企业九号公司、两轮换电企业易马达e换电、出行平台哈啰出行先后宣布进军家用电动自行车行业,电动自行车行业愈发热闹。
刘岱宗认为,电动自行车比电动汽车在技术方面相对更简单,电动汽车陆续攻克的电池安全、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等问题,也很容易降维应用到电动自行车领域。
实际上,全国各地对电动自行车态度大相径庭,有些城市长期推行“限摩限电”政策。刘岱宗提到,电动自行车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相对无序化,因为使用的准入门槛很低,所以管理起来的难度相对会更高。现在很多城市一刀切地禁止电动自行车,主要原因是管理能力不强导致。
此外,数字化、智能化对于家用电动自行车的作用不够明显,一般消费者优先选择的是续航更久、造型更洋气、携带更容易或者价格更便宜的产品,而不会优先考虑自行车的智能程度。
刘岱宗指出,目前,社区的充电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充电安全标准还没有出台,用户会出现入户或飞线充电的情况,而数字化、智能化更有利于电动自行车运营企业(共享电单车),例如规范化管理充电有助于减少火灾的发生,更精准调度和投放车辆等;随着企业运营的车辆也会更加符合新国标要求,减少超速情况发生。
实际上,2019年下半年起,美团单车、滴滴青桔、哈啰出行在共享电单车领域均有布局,还有一大批区域性企业在三四线以下城市驰骋。
经过一番攻城略地,2020年下半年以来,共享电单车开始从野蛮扩张向有序运营过渡。各地陆续清理整治共享电单车行业,长沙等地出现共享电单车“坟场”,兰州、衡阳、佛山、中山等在内的城市提出全面清理整治共享电单车,有的城市还要求限期清退。
刘岱宗认为,城市交通出行应该是各种各样交通方式并存,以前大家认为自行车不适合大城市扩张,自行车发展因此受限,如今自行车也慢慢回归城市主流,中国城市不能过于依赖于所有人都拥有电动汽车,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出行需求。城市管理者也需平衡各类交通工具的利益关系,例如政府也可以涉足尝试公共电动自行车运营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徐超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