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能否让3000万人走出生活的孤岛?

2022年01月08日/ 浏览 302

“现在最受大家欢迎的动物是什么?绿马(码)!”

 

网络上流传的这个段子,生动地体现出疫情防控大环境下,人们对于便利生活的怀念和期待。曾几何时,去往国内海外的旅行,朋友间热闹的聚会,随时随地面对面的沟通,是大多数人生活中的“标配”。而如今,大家在享受各种便利的时候,都不免要默默祈祷,疫情不要从中作梗。

 

这种经历,在带来困扰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第一次体会到了做“少数人”的感觉,对于特殊群体的遭遇,也有了切身的体会,开始认识到,让各种“少数人”群体也能够享受到主流群体的便利与舒适,是多么的重要。

 

而事实上,有一个群体,无论有没有疫情,一直以来都像是被困在生活的孤岛上,那就是听障群体。我国听障群体多达3000万人,相当于整个黑龙江省的全部人口。vivo近期上线的一则公益短片,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日常每天都在面对的重重困难。

短片里,年轻的听障妈妈,听不到孩子半夜里的啼哭,只能彻夜守在孩子的摇篮旁。因为太困,她时不时地打盹,即便去厨房给自己做一碗面,也要胆战心惊,害怕孩子会突然醒来而自己不能第一时间在边上照顾。送餐途中的听障外卖小哥,一会儿因为听不到后面汽车的鸣笛而差点发生危险,一会儿又因为听不到手机的铃声而让顾客在等待中抓狂,工作得既辛苦又困难。学习绘画的听障女孩,身处绘画课的教室里,却听不到老师的教导,看着同学们在画布上游刃有余,自己只能干着急。

这部短片中的无数细节,都体现出了听障人士在生活中面临的重重困难。除了使用手语交流以外,他们与普通人几乎没有区别,极易被社会忽视,但他们的困难却远超普通人的想象。他们不能获取非言语信号:闹钟、门铃、预警铃、骑车鸣笛、和电话铃声等,导致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他们无法在互联网上更好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尤其视频和音频,与健听人产生信息“时差”;他们多数生活在封闭小世界里,社会活动参与度极低,仿佛被置于“现代孤岛”。

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委也开始重视听障、老年人等数字障碍群体对于融入正常生活的需求。去年年底,工信部宣布于2021年进行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老年人、听障人群等特殊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过去一年里,科技企业也纷纷推出措施,比如推出在线课程教老年人用手机、推出大字版app等。总体上看,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是对听障人士等具体人群的特殊需求,还存在着不少空白需要填补。

 

好在,这些空白,在过去一年里,也正在逐渐被填上。vivo 在上述短片中,也展示了他们针对听障人士推出的三项无障碍功能,包括声音识别、vivo 听说和无障碍通话。在短片中可以看到,声音识别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婴孩哭声,并通过穿戴设备的非声音信号等方式及时发出预警提醒听障父母。听障妈妈再也不用每夜担心孩子会突然醒来啼哭了。vivo方面表示,后续还将加入更多重要的非文字环境音,如重要且关乎安全的汽车鸣笛声、烟雾报警器的蜂鸣声、防盗器的警报声等,给所有消费者带来更多呵护。

此外,vivo 听说能够通过实时语音文本互译能力,帮助听障用户建立起与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桥梁,解决生活中的沟通痛点问题。无障碍通话功能,则让用户在通话过程中,可以实现实时语音内容文字化、实时文字内容语音化,帮助听障用户及特殊情境下的健听者实现视频和语音通话的顺畅交流。

2021年,是vivo的信息无障碍发力年。通过无障碍功能研发与升级,vivo正在致力于改善残障弱势群体的沟通效率和生活质量,共创数字包容环境,提供无障碍沟通帮助。

在服务听障人群的道路上,vivo并不孤单,更多的无障碍项目,也正在到来的路上。近期,vivo联合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了“声声有息”公益项目。据了解,双方将共同开展针对中国听力障碍相关研究,挖掘听障人士的需求,并将他们的需求转化为技术研发动力,让信息无障碍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此外,通过公益赠机等形式,vivo还将向有重点需求的听障人士捐赠搭载信息无障碍功能的手机与手表,更好地满足听障人群日常生活所需,实现美好生活。

 

在科技的帮助下,3000万人的生活孤岛将有望被打破。包括听障人士在内的诸多特殊群体,也将有机会与社会主流的大陆越来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文/刘畅 编辑 宋钰婷

picture loss